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2 点击次数:188
70年前朝鲜战争让中国见识了美军的强大火力。从那以后,我们在武器装备上一直在向美国看齐,尤其是海军建设,始终没放松过。毕竟,美国海军是目前全球最强的海上军事力量。
山东舰从海上归来,它是辽宁舰的升级版。
2023年伊始,003型福建舰的正式服役宣告了滑跃式甲板时代的终结。尽管辽宁舰和山东舰仍将继续服役,但它们的战略地位已明显下降。然而,随着全通式甲板和电磁弹射技术的应用,部分网民对这些新装备提出了质疑。
为何不采用核能驱动?美国的航母已经全部使用核动力了。
003福建舰的航拍全景照片正式发布。
面对这种说法,资深军事爱好者通常只会用“呵呵”两个字来回应。
然而,巨大的优势背后隐藏着高昂的成本和技术挑战。由于开销过大且技术尚未完全成熟,美国重新转向建造传统航母,这便诞生了被誉为全球顶尖的常规动力航母——小鹰级。
美国在尼米兹级航母上才彻底解决了核动力系统的核心技术,使其性能趋于稳定。随着航母数量的增加,研发费用也得到了分摊。然而,技术进步带来了新的挑战,福特级航母因技术障碍迟迟未能投入实战。
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是一艘以核能为动力的航空母舰。
苏联作为另一个超级大国,也曾多次尝试研发核动力航母。1160工程(奥廖尔级)的目标是建造一艘能与美国企业级航母匹敌的核动力航母,但最终因各种因素未能实现,只停留在设计阶段。1153工程虽然已经动工,但同样中途被叫停,最终只留下了乌拉尔号,这艘全球最大的核动力侦察船。
苏联在解决技术难题并消除内部阻力后,已濒临解体边缘。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最终未能建成,成为苏联未能完成的历史遗憾。
在冷战期间,即便是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,建造核动力航母也困难重重,因此中小国家最好别轻易涉足。法国的经历就是个典型例子。法国的戴高乐号是全球除美国外唯一服役的中型核动力航母,却常被嘲笑为五常之耻。
阵风战斗机正降落在戴高乐号航母上。
法国海军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,特别是其航母实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。二战之前,法国仅有贝亚恩号航母在役,该舰由诺曼底级战列舰改造而成。原本计划的霞飞级航母因战争爆发未能完工。
贝亚恩号是性能欠缺的典型例子。
在二战的最后阶段,法国借助英美提供的四艘航母,恢复了其舰载航空部队。战争结束后,法国开始自主研发航母,提出了克莱蒙梭级轻型航母的方案。然而,由于越南战争的高额军费,这一项目未能实施。
上世纪50年代中,法国结束越南事务后,重新启动了航母项目,推出了克莱蒙梭级中型航母和贞德号直升机母舰。克莱蒙梭级是法国战后首次自主设计的航母,标志着法国航母的真正起步。而贝亚恩号则大量借鉴了英国技术,具有浓厚的英式航母风格。
克莱蒙梭级航母上部署了军旗系列攻击机。
克莱蒙梭级的设计借鉴了美国航母的风格,具备斜角甲板、弹射装置、拦阻设备和升降机等完整配置,但其规模较小,满载排水量仅为3.2万吨左右。
这艘航母虽然吨位不大,但搭载的飞机数量相当可观。它配备了10架F8E十字军战士战斗机、20架超军旗攻击机、10架贸易风反潜机和2架超黄蜂直升机。充足的舰载机配置确保了航母的作战效能。其中,超军旗攻击机具备核打击能力,在法国的核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
超级军旗战机从航母甲板升空。
法国人并不满足于中型航母,他们始终在筹划建造更大的航母。然而,这一进程并不顺利,遭遇了多次重大挫折。1961年,由于财政困难,大型航母凡尔登号的建造计划被迫取消。到了1970年代,PH75核动力两栖攻击舰项目也因法国核动力技术不成熟,以及该舰的技术指标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,最终被叫停。
1980年,法国国防委员会通过了中型核动力航母PA88项目的建造方案。最初规划是打造两艘,然而冷战后的军费缩减让项目遭遇重重困难,最终仅有一艘成功建成。这艘名为戴高乐号的航母,如今是法国海军唯一的核心力量。
法国海军为了筹钱,不得不削减了两艘凯旋级核潜艇和一艘红宝石级核潜艇。资金短缺拖慢了项目进展,戴高乐号原本计划1996年投入使用,结果1994年才下水,2001年才正式交付,比预期晚了五年。
戴高乐号象征着法国最后的坚守,与其同名者一脉相承。
这艘军舰交给海军后,麻烦才真正开始。法国技术跟不上,导致它在服役期间毛病不断。从投入使用起,就出现了舵机抖动、蒸汽轮机罢工、核反应堆外壳裂开、螺旋桨断片等一系列故障。
戴高乐号航母的动力系统存在明显短板。它搭载的K15反应堆原本是为核潜艇设计的,单堆输出功率仅为150兆瓦。这种动力配置在核潜艇上尚可应付,因为核潜艇的吨位通常不超过万吨,即便是苏联最大的台风级核潜艇,排水量也不过两万多吨。然而,戴高乐号的满载排水量高达4.06万吨,仅靠两台K15反应堆来驱动这个庞然大物,显然力有不逮。
尼米兹级的反应堆热功率为588兆瓦,而福特级的提升到了735兆瓦。相比之下,K15的功率要小得多,只有它们的五分之一。即使是法国正在研发的K22反应堆,预计功率为220兆瓦,也远低于福特级的水平。
K22的技术预计得等到2030年才能完全搞定。由于动力系统不够给力,戴高乐号的行动区域被大大限制。不过,法国海军的任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和非洲海岸,不像美国海军那样全球部署。
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维护周期过长,特别是K15反应堆换料就要耗时五个月,加上其他检修项目,整个维护过程超过一年。作为法国海军唯一的航母,戴高乐号一旦进入维护期,法国将面临没有航母可用的局面。这种困境直接推动了法国启动新航母的研发计划。
戴高乐号是法国海军的一艘航空母舰,也是该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。
2017年马克龙刚成为法国总统,就面临戴高乐号航母长达一年半的维修问题。因此,法国在2018年推出了新航母项目PANG,取代了之前的PA2方案。
法国展示的PANG计划模型。
法国PANG航母的服役时间尚不明确,但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可能让004/005航母在同期投入使用。从法国的经验来看,过早采用核动力存在较大风险,可能降低航母的实战能力。因此,在核动力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和稳定之前,保持谨慎态度更为明智。
上一篇:勇士队买不动大牌,库里巅峰期浪费?管理层还能坐视不管!
下一篇:图灵奖得主LeCun:DeepSeek开源在产品层是一种竞争,但在基础方法层更像是一种合作;新一代AI将情感化(复制)
